大暑到了
天气将更加炎热
许多人的家里空调和风扇不停
对于孩子来说
室内外的冷热交替
极易引发发热的情况
孩子一发热,家长就揪心
今天
西安中医脑病医院
脑病十三科护士长高晓婷
就来和家长们聊聊
如何科学应对夏季孩子发热问题
分享一些实用的家庭护理方法
一同守护孩子健康
一
温差大,儿童更容易发热
展开剩余86%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,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。尤其在夏季,当从凉爽的空调房突然走到高温户外,或大汗淋漓后立即进入低温环境,身体来不及调节,就可能导致免疫力“短路” ,给病毒、细菌可乘之机。常见诱因包括:
1.骤冷骤热:室内外温差超5℃,儿童易出现呼吸道黏膜收缩、血管痉挛,引发感冒、扁桃体炎。
2.空调使用不当:空调风直吹、温度过低,或长时间待在密闭空调房,空气不流通易滋生细菌。
3.出汗后受凉:出汗后未及时擦干或更换衣物,冷风一吹,寒邪入侵。
二
正确认识儿童发热
正常情况下,儿童的体温在36℃-37.3℃之间波动。当腋下温度超过37.3℃,就可以判断为发热。
发热是儿童免疫系统在 “作战” 的信号,它能抑制病原体生长,增强免疫细胞活性,所以轻微发热不一定需要立刻退烧。但体温过高(超过 38.5℃)或持续时间过长,可能引发不适甚至惊厥,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干预。
家长要明确,发热本身不是疾病,而是感冒、流感、幼儿急疹等疾病的症状。
区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热表现也很重要:
6个月以内婴儿发热可能仅表现为少吃少动;幼儿可能出现哭闹、食欲下降;学龄儿童会更明确地表达头痛、乏力等不适。
三
科学监测体温
监测体温是护理发热儿童的第一步。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,测量腋下温度时,要确保孩子腋窝干燥,测量时间至少5分钟。对于年龄较小、不配合的孩子,可以选择耳温枪或额头测温仪,但这些设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,测量结果需结合孩子实际表现综合判断。
一般来说,体温在38.5℃以下,每4-6小时测量一次;体温超过38.5℃或孩子精神状态差时,每2-3小时测量一次,并详细记录体温变化、用药情况和孩子的饮食睡眠,这些信息在就医时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。
四
有效降温方法
当孩子体温不超过38.5℃,且精神状态良好时,可优先用物理降温。用32℃-34℃的温水浸湿毛巾,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,每次10-15分钟,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。也可以让孩子洗温水澡,但要注意控制水温,洗澡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着凉。
切忌不可用酒精给婴幼儿擦身,酒精易使血管扩张、血容量下降,引起休克。
同时注意,婴幼儿体温中枢神经未发育成熟,不能像成人一样,一发烧就多穿衣捂汗使体温下降。相反, 越捂体温越高,在捂热较长时间后,患儿体温可上升到41℃-43℃,容易弄出“捂热综合征”。
若体温超过38.5℃,或孩子出现精神萎靡、烦躁哭闹等情况,应及时使用退烧药。常用的儿童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,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,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,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-6小时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。切不可自行增加剂量或同时服用多种退烧药,以免引发不良反应。
五
合理饮食与就医判断
发热会消耗孩子体内的能量,增加水分流失,因此合理饮食至关重要。此时应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、蒸蛋羹等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。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,也可以喝稀释的果汁、口服补液盐,防止脱水。避免给孩子吃油腻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肠胃负担。
虽然大部分发热通过家庭护理能逐渐缓解,但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:3个月以内婴儿发热;体温持续超过39℃,服用退烧药后无明显下降;孩子出现抽搐、呼吸困难、嗜睡、拒食、皮疹等症状;发热持续超过3天仍无好转。这些情况可能预示着严重的感染或其他疾病,及时就医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。
孩子发热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
家长要保持冷静
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
在必要时及时就医
当孩子康复后
也要做好日常防护
增强孩子的抵抗力
减少疾病的发生
发布于:陕西省网配查配资-配资门户网站-证券配资网站-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