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高一第一个月的摸索,你心里大概清楚自己擅长哪些科目,所以月考后要开始偏向你想选择的科目,如果不选历史政治,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就可以了,作业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做,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主科上,语数英是核心竞争科目。其他时间花在你想要选的三科上。
2. 课堂的核心地位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。这绝对不是一句废话。有时候可能只是当时老师的一句话,或者课堂上一个很不经意间的场景,就能让孩子对某个知识点大彻大悟的。
3. 偏科的危害与补救初中有偏科,中考还能力挽狂澜,到了高中有弱项,会让你未战先败。越是不喜欢的科目越要逼着自己去投入精力,不要因小失大。一定不要偏科!!短板效应已经讲烂了。有弱科早点补,到高三就晚了,高三都是复习、冲刺阶段,最好在高二就把弱科提上来。
4. 课堂听课原则不管学新课还是旧课,都要认真听。尤其是理科,当天的内容当天搞懂,不要拖到周末再补进度。
5. 笔记的本质笔记只是辅助,不起决定性作用。不要沉迷于怎么做笔记、笔记本买啥样、字迹好不好看。你要做的是怎么把知识点记住,然后串成线、连成片,内化成自己的东西。
6. 学习的务实态度学习不是感动自己,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,特别是高中数学、物理等让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,不下苦功夫是没办法学好的。
7. 突破舒适区的学习盯着自己不会的学,哪里不会学哪里。只有这样,你懂得才会越来越多。很多同学喜欢学自己掌握的内容,逃避不会的内容,但这样时间花了,水平却没上升,不会的还是不会。
8. 人际关系的取舍不要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,不要期待任何一段关系,不讨好、不迎合,不要过度关注他人,能处就处不能处就不处。重点是自己爱自己,不内耗,把心思多放在学习和爱好上。
9. 错题整理的高效方法错题整理不要抄题目(太浪费时间),最好拍照、打印后用长尾夹固定。周期性抽查:对了做标记,连续2次做对转移到新长尾夹;错了也标记,连续2次都错则单独固定,重点复习。
10. 基础的重要性任何学科都要打好基础。以数学为例,基础题、中档题、难题比例为7:2:1,基础打好了,至少及格不是问题。
11. 拒绝假努力不要假努力,拒绝自我感动式学习。每天看似努力刷题、背书,但每个环节都没用心,表面被夸努力,实则没进步,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。
12. 重点班的机会与价值- 别信“高一没进重点班,高二、高三也进不了”:事实是高一没进,高二努力仍可进。
- 能进重点班就进:很多学校动态调整,重点班学习氛围、师资、进度、强度都更优,平行班待久易丧斗志,“重点班凤尾强过平行班鸡头”。
- 高一分科策略:高一月考考9科,但分班看选的6科;每个组合的重点班仅1 - 2个,选科前必须努力学这6科,才能进好班(师资和氛围远胜普通班)。
13. 高一的关键定位高一开局就是决战,一不留神,中考状元也会倒数。
14. 手机与自律高中三年,对手机不上瘾、能正确分配使用时间,成绩能甩开90%的人。学累了刷短视频易停不下来,不会做题就查作业帮(思路都不懂)的行为不可取。
15. 自觉与环境利用- 高中学习“40%靠老师讲,60%靠自觉”,黑马常出现在高三,但掉队常在高一。
- 利用环境与机制:手机管不住就锁上;没自控力就去图书馆,或找学习搭子引入惩罚机制。
16. 时间利用的魄力如果下定决心,用一切可以的时间学习(吃饭、路上、车上等),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。
17. 作息与学习闭环- 良好作息,别打疲劳战:在校不学、晚上背书包回家熬夜,会导致第二天混沌,形成恶性循环。其实章节知识点和典型例题有限,听懂老师讲解 + 举一反三,就能学好。
- 学习闭环:预习、练习、复习、举一反三,缺一不可。没预习,课堂易听不懂;没课后巩固复盘,易掉队。
18. 教辅资料的选择教辅资料切不可贪多,一两套便已足够,要认真从头到尾做完,形成完整体系。过多教辅会导致选择困境和压力,专注一两套深入钻研才有效。
19. 提分性价比与学情诊断- 提分策略:把六科按“提分性价比”排序(相同时间精力下,各科还能提多少分)。例如数学稳定140后,再提145+难度大、概率低,就是“提分性价比低”的科目。
- 学情诊断的作用:参考学情诊断报告的提分目标计划,能定位成绩排名、明确与985/211平均分的差距,还能获得各科复习时间分配和详细计划,提升学习效率。
20. 考试结果的理性看待决定考试结果的因素很多(出题范围、题型、应考状态等),不要因一场考试否定长期努力。若学习方法和状态好,就坚持下去。
21. 家长的角色与学习调整- 家长的帮助:高中知识难度上升,家长虽难给知识指导,但要帮孩子做学习规划,既跟上学校节奏,也有个人规划,别被常规作业拖住。
- 效率低下的应对:若努力但分数不升,可找老师分析,或做学情规划诊断(报告能帮不会规划的人找到问题)。很多孩子初中成绩好,高中因不会规划、缺驱动力,开学不久就遇瓶颈,而专属学习规划能针对性突破提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配查配资-配资门户网站-证券配资网站-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