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“叮”的一声震动。小王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抓起来——屏幕上除了工作群消息和广告推送,那个期待已久的“恭喜”依旧没来。0.56%的华电新能新股中签率,成了这几天炒股群聊和社交媒体上最热闹的话题,一边是中签者晒单的“欧气”,另一边是更多像小王这样的未中签者,对着这个所谓的“今年最高中签率”苦笑连连。
7月7日申购的华电新能,背景确实耀眼得让人无法忽视。它的发行市盈率不到15倍,而放眼整个新能源赛道,行业平均估值直逼30倍上下。这低得不像话的定价,明晃晃地摆着一块“肉”——按市场最保守的预估,上市首日涨幅在60%-80%区间浮动。简单算笔账,一签500股,发行价3.18元,涨60%就能轻松落袋近千元现金。这效率,比不少短期理财产品还快上几个身位。难怪申购资金汹涌,“蚊子肉”再小也是肉,何况这“肉”来得快且确定性相对高,散户们趋之若鹜也就成了必然。
中签短信寥寥无几,但市场的声音却此起彼伏。中签者们自然是欢欣鼓舞,社交平台上满是“感谢申购系统开恩”的调侃,字里行间透着点“劫后余生”的庆幸。而申购大军里更多的,是那些账户毫无波澜的沉默者。有人吐槽:“0.56%叫高?那以前千分一几的算什么,蚊子骨头吗?”戏谑中难掩失落。有人对着冰冷的未中签提示,默默算着冻结资金这几天的机会成本。专业投资者们则看得更远些,某证券公司从业者坦言:“低PE发行是把双刃剑,为申购留出空间是不假,但它是否也侧面暗示了承销商对当前市场热情的谨慎预期?真金白银追捧‘蚊子肉’,多少是性价比考量,多少又是对新股不败‘惯性思维’的上瘾?”这疑问像个小锤子,轻轻敲打着新股迷信的神经。
那么,华电新能的火爆仅仅是个例,还是又一次印证了A股打新特有的群体情结?我们不得不承认,低风险、高确定性的套利机会在当下的市场中确实珍稀如宝。在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、股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,一个“稳赚不赔”(至少赔本概率微乎其微)的千元机会,对普通散户来说诱惑力难以抗拒。用脚投票的资金规模,就是这种心态最直观的量化指标。但是,当我们年复一年地谈论“最高中签率”仍在百分之一以下,当冻结海量资金只为追逐这短暂的狂欢,兴奋之余是否嗅到了一丝异样?有分析师点破:“当散户的聪明才智和研究精力,过多地被牵引到这种技术性抽签博弈上,而非去挖掘企业长期价值本身,这对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而言,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信号。”这种热度,究竟是健康的定价发现机制在起作用,还是一种集体性的微观投机冲动在聚沙成塔?
华电新能的千元“肉”最终是掉进了少数人的口袋。于中签者,这是一次幸运的“天降横财”;于未中签者,更像是一次短暂的“陪跑”。真正发人深省的,或许不是这单次微小的盈亏,而是这种低确定性套利活动本身所折射出的,我们普通投资者在低利率时代寻找“稳稳收益”时普遍的无奈与饥渴。手机安静躺在小王的桌上,下一次“叮”的声响不知何时响起。下次新股申购潮再起,面对可能的零点几的中签率,这“稳赚”的“蚊子肉”,你是否又准备倾情一战?这与其说是新股的魔力,不如说是当下投资生态中,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存策略缩影:再渺茫的希望,在荒芜面前,也会显得光芒万丈。
#AI热点大赛
网配查配资-配资门户网站-证券配资网站-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